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春茬马铃薯高产管理三重点

    信息发布者:朝日老王
    2017-05-10 15:26:36   转载

    马铃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与其他蔬菜相比,马铃薯种植管理简单,存贮期长,耐运输,不易腐烂。马铃薯属于高产作物,2009年山东滕州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5517公斤,创全国两季作区单产最高纪录。然而,我国马铃薯的平均亩产量只有1000多公斤,山东的单产水平位居全国之首,但也仅仅在2000多公斤,可见马铃薯的增产潜力之巨大。

      近几年,马铃薯价格较高,去年每斤0.8-1.0元,激起了很多菜农的种植热情。然而,很多农户种植的马铃薯,地上部茎叶长势很好,地下部却结薯小而少,产量低,效益差。为此,记者到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进行了采访,总结当前马铃薯管理以植株调整、浇水补肥、防病治虫最为关键。

      一、控制马铃薯植株长势

      马铃薯的收获物是地下茎的变态,如果地上部茎秆生长旺盛,就会消耗大量的养分,植株高大,后期容易倒伏,严重影响到地下薯块的膨大;而如果地上部分生长细弱,则形成薯块以后不能供应足够的有机营养,也会影响到薯块的膨大。因此,植株调整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当前,控制旺长是植株调整的重点。

      当前,山东等地的马铃薯已经进入了控旺的关键时期,记者采访了多处马铃薯种植基地的技术员以及多位种植经验丰富的菜农,总结了马铃薯控旺的三个要点:

      首先是抓住控旺时间。

      控旺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到控旺效果。控制旺长的最佳时间如何判断呢?安丘市石堆镇的韩师傅介绍说,当看到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刚封垄,站在地边能看到3-5个花蕾或已开的花时,这时候控旺最合适。如果还未封垄,地上部分的茎叶面积较少,还没有达到高产所需要的要求,当地下部分需要供应大量养分时,茎叶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产物难以满足需求,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如果大量开花时再控旺,地上部分茎叶量过大,相互遮阴,影响光合作用进行,而且开花还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对地下部分的养分供应能力减弱,会造成减产。

      其次是合适的控旺力度。

      在对马铃薯控旺时一定要采取稳、准、狠的控旺措施,不要盲目的进行控旺,最好一次完成。因为马铃薯属于速生作物,生长期短,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只有15天左右。若在产量形成之前,不能够及时采取控旺措施,马铃薯减产是在所难免的。菜农的实际生产经验证明,在初花期亩用15%多效唑60克,兑水50公斤喷施,效果不错。当然,具体用药量还要根据植株不同的生长情况来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再次是中耕除草和培土控旺。

      对于不采取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来说,可以采取中耕除草和培土的方式进行控旺。马铃薯播种至出苗的间隔时间较长,土壤表面易板结,杂草也多,应及时除草松土,以利出苗。齐苗后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2.5-3厘米,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深度应更浅。后两次中耕应结合培土,以扩大根系吸收面,防止薯块外露,培土总厚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

      二、适时浇水补肥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要进行2-3次追肥,一般在团棵期浇水追肥一次,主要以氮磷肥为主;在初花期或膨薯期1-2次,主要以高钾肥为主,一般每亩用量在40斤以上;在马铃薯膨大期连喷3-4次叶面肥,间隔5-6天,效果也不错。在薯块膨大期,喷洒马铃薯膨大素,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增加产量。马铃薯耐旱,在植株生长前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5%左右即可;在开花结薯期,土壤含水量要提高到85%左右,以满足薯块膨大的需要,即以水攻薯。

      若遭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避免土壤黏重抑制根系吸收和薯块膨大。在收获前5天停止灌溉,降低土壤湿度,以促进周皮老化成熟。

      三、重点防治病虫害

      露天马铃薯受天气影响较大,在当前天气条件下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疮痂病和青枯病。尤其是进入雨季以后,病害发生尤为严重,其中马铃薯早、晚疫发生较为普遍,其次是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等。

      1.马铃薯早疫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上呈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严重的叶片上干枯脱落,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今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不亚于晚疫病。

      病原菌大多从植株的老叶开始侵染,遇到连续阴雨,地面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病原菌从叶面气孔侵入,潜育期大约是2-3天。所以,防治早疫病要抓住雨后转晴期,及时喷施药剂加以预防,可用80%代森锰锌500倍进行喷雾,病害发生后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氰·霜唑等进行治疗。

      2.马铃薯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上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一般在6月中下旬发生严重,如遇干旱还会推迟。晚疫病主要侵染马铃薯叶片、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尤其是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病斑扩展的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展腐烂。

      马铃薯晚疫病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多雨的年份,病原菌可从块茎开始侵染,及时预防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雨后可用69%烯酰锰锌500倍液防治,病害发生后可用80%烯酰吗啉1000倍液或普力克750倍进行治疗。

      3.马铃薯炭疽病

      染病后早期叶片变淡,顶端叶片稍反卷,后全株萎蔫变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从地面至薯块的皮层组织腐朽,易剥落,侧根局部变褐,须根坏死,病株易拔出。茎部染病,生许多灰色小粒点,茎基部空腔内长很多黑色粒状菌核。生长后期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物。

      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重,可用25%溴菌腈500倍液或40%咪鲜胺1000倍液加以防治。

      4.马铃薯疮痂病

      疮痂病在白皮马铃薯上发生的较为严重,主要是白皮马铃薯的表皮较薄,抗病力较差。该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

      在块茎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为困难。所以,在马铃薯进入发棵期块茎膨大时,可以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抗生素类药剂或铜制剂进行2-3次灌根,防治疮痂病的发生。

      5.病毒病

      当前在降水较少的情况下,传毒害虫发生严重,因此马铃薯此时应加强病毒病的防治。侵染马铃薯的病毒多达30多种,多表现为花叶、坏死、丛枝和束顶等。防治病毒病首先要把传毒害虫消灭,同时可用菇类蛋白多糖、病毒A、菌毒清、植病灵等防治。

      6.蚜虫

      目前来看,蚜虫是危害马铃薯地上部分植株的主要害虫,以桃蚜为主。多集中在叶片底部以及生长点幼嫩部位吸食植株汁液,可造成叶片卷曲,同时传播病毒病。春季马铃薯生长期,气候干燥,利于蚜虫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用2.5%联苯菊酯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可加入洗衣粉来消融蚜虫分泌的蜡质,效果更佳。在迁飞期可用黄板诱杀。

      7.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在马铃薯定植以及薯块膨大期是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薯块品质。

      地老虎主要在马铃薯刚出苗不久,危害马铃薯近地面茎,咬食或咬断幼茎,危害较重。蛴螬、金针虫主要危害块茎,蛴螬将块茎咬食成坑洞,金针虫则钻入块茎,咬食成孔,严重降低马铃薯的商品性。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或豆粕或麦麸20公斤拌匀作毒饵,于傍晚撒在植株附近地面诱杀。或随水冲施辛硫磷。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